为更好地促进学院食堂的餐饮服务,让更多的师生了解食堂的内部运作,打造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,近日,餐饮服务中心“食堂开放日”活动在群贤楼一楼食堂、兴越楼二楼食堂举行。40余名师生代表走进食堂后厨“重地”,对学院食堂的食品安全进行零距离“亲密接触”。
活动现场,师生代表参观了食堂的餐具清洗消毒间、粗加工间、细加工间、蒸煮间、面点间、烹饪间、冷菜间、米饭流水线、主食库间、副食库间、台账间、留样间等场所,详细了解食品原料进购渠道、加工程序、餐饮具清洗消毒、食品留样、食堂管理制度等内容。高标准的卫生环境和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举措,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在细加工间,切配好的新鲜食材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。颜色鲜艳的砧板、储物筐、刀具、抹布等尤为引人注目。这些红、蓝、绿等颜色的工具摆放井井有条,整个厨房显得特别有序、靓丽。“学院食堂实行‘色标管理’,不同颜色的工具用于处理不同食材。红色用来加工肉类,蓝色用于处理水产类,绿色用来处理蔬菜类。食堂工作人员根据分类,科学使用工具,尽可能避免因刀具、容器等混用而产生的食品安全隐患,杜绝食物交叉污染。”兴越楼食堂经理祝吉根一一作了介绍。

在台账间,针对师生普遍关心的食堂用料来源问题,食堂经理耐心的向大家展示了食堂食材进货、存储及使用等各环节的单据及注意事项,并强调食堂的米、面、肉、鱼、蔬菜、油等物资都来源于和本部联合采购的中标企业,供货商证件、检验报告齐全,从源头保障了食品安全。

在留样间,群贤楼食堂经理助理周钱江向大家介绍:“学院食堂供给菜品一日三餐留存样本,并在留样柜储存48小时,以此做到有样可查。这样可以让师生对食堂的食品安全更放心。”

外语1703丁渝娜参观后表示:“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售卖窗口上的一道道美食,进入食堂后厨才知道别有洞天,一份菜从清洗到上桌,经历了许多道工序,但却层层把关,一丝不苟,学院食堂严格的管理和细致的态度保证了饭菜的质量。”

“食堂开放日”活动的开展让师生与食堂“亲密接触”,增进师生对食堂的了解,便于广大师生更全面、更透明地对食堂的卫生和安全进行监督。餐饮服务中心将在保障餐饮服务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,创新管理与服务,竭尽所能为师生们提供精细化、个性化、亲情化的餐饮服务。
(资产经营公司供稿 通讯员:王允绍)